2015年,農村經營管理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圍繞全面深化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業經營制度改革和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四條主線,深入調查研究,抓住主要矛盾,加強協調配合,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推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為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作出新貢獻。
一、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
(一)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加強調查研究,抓緊提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意見。按照中央總體部署,完善頂層設計,配合做好農村土地承包法修訂完善工作,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農村經營制度改革夯實法律基礎。按照審慎、穩妥的原則,配合人民銀行等部門選擇部分地區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試點,進一步激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二)穩步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范圍。按照中央要求,堅持進度服從質量,穩妥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在鞏固試點成果的基礎上,穩步擴大試點范圍,全國再選擇9個?。▍^)開展整省試點,其他省份根據本地情況,擴大開展以縣為單位的整體試點??傮w上要以確權確地為主,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從嚴掌握確權確股不確地的范圍。研究制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相關政策原則和要求。完善相關技術標準,抓緊修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息應用平臺建設。加強對重點問題的調查研究,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強化督導檢查,推動補助資金落實,做細做實這項工作。
(三)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組織做好地市級相關負責同志的專題培訓、推動各地出臺相關的貫徹落實意見??偨Y基層實踐經驗,盡快研究制定工商資本流轉農地準入和監管指導意見,推動建立工商資本租賃農地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保障金制度。鼓勵各地發展多種形式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依托農村經營管理機構,健全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完善縣鄉村三級管理服務網絡。
(四)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機制。加快建立仲裁員考試發證制度,提高仲裁員素質,加強仲裁員隊伍建設。修改完善仲裁法律文書示范文本,進一步完善仲裁制度建設。修改完善綜治考評指標,做好調解仲裁考評工作,引導各地仲裁機構依法規范運行。加大督查力度,推動各地加強仲裁基礎設施建設,落實經費,改善工作條件,提高調解仲裁能力,及時有效化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大力宣傳仲裁先進典型,發揮調解仲裁工作在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推動農村土地承包制度完善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快構建立體式復合型農業經營體系
(五)扶持和促進家庭農場健康發展。深入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出臺具體文件措施,鼓勵發展規模適度的農戶家庭農場。推動相關部門出臺針對家庭農場的財政、金融、保險、用地、人才等扶持政策。指導地方健全管理制度、加強示范引導、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服務體系。繼續做好家庭農場經營情況全面統計和發展監測工作,編制家庭農場年度發展報告。
(六)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
1.繼續深入推進示范社創建。大力推動農業部等九部門《關于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的意見》貫徹落實,促進合作社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民主管理,增強服務意識,提升發展質量。啟動國家示范社動態監測,綜合評價示范社運行情況,對不合格的取消其資格,確保示范社的先進性和代表性。督促地方指導合作社開展年度報告公示,及時準確報送和公示生產經營、資產狀況等信息,提高資信能力。發揮合作社輔導員在規范合作社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強化合作社輔導員隊伍建設,鼓勵輔導員進村駐社,指導幫扶合作社健全管理制度。在合作社發展起步早的地方,力爭率先實現規范發展。
2.穩妥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試點。按照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工作領導小組要求,配合銀監會等部門研究制定合作社開展內部信用合作試點方案和監管辦法,加強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重點圍繞糧食、果蔬、畜禽等產業,選擇一批管理民主、運行規范、帶動力強的農民合作社,堅持社員制封閉性,依托產業發展,按照對內不對外、吸股不吸儲、分紅不分息的原則,開展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試點,為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探索路子、積累經驗。
3.引導合作社拓寬服務領域。鼓勵合作社為成員提供專業化、社會化服務,不斷拓寬服務范圍。繼續開展農社對接試點,推進合作社與社區、超市、企業、學校對接,發展農產品直供直銷。鼓勵合作社興辦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務或入股加工流通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鼓勵和引導合作社堅持自愿平等互利原則發展聯合社,提高合作層次,增強合作社市場競爭能力和帶動農戶能力。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資金、技術等要素入股合作社。堅持誠信經營,引導成員加強合作文化建設,弘揚互助協作、扶貧濟困、團結友愛傳統美德,營造良好鄉風民風社風。
4.落實完善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各部門職能作用,落實并完善支持合作社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用地等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拓寬扶持渠道。營造支持合作社規范發展的政策環境,把運行規范的合作社尤其是示范社作為政策扶持重點和國家“三農”建設項目的重要承擔主體,推動加大財政項目資金、涉農項目資金、新增農業補貼資金直接投向示范社的力度,推動財政項目形成的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繼續開展農民合作社貸款擔保保費補助試點,擴大試點范圍,推廣成功經驗,探索創新財政支農方式。指導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合作社貸款擔?;?,為合作社貸款提供擔保。加強與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開展銀社對接,擴大金融服務合作社的覆蓋面。推動將合作社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參保對象,提高保費補助標準。加大對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和經營管理人員骨干成員的培訓力度,提高依法辦社能力。
5.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改進程。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影響合作社規范發展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研究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各種類型合作社的運行方式和合作機制。配合有關方面抓緊修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深入開展調研論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完善有利于合作社持續健康發展的法律制度安排。指導各地加強合作社法治建設,建立健全配套法規,推動合作社依法建社、依法治社、依法興社。
(七)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
1.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改革創新。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在部分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產業化經營試點,探索可復制、能推廣的經驗做法。研究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的適宜模式,挖掘一批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發展產業化經營的典型案例,加大宣傳報道,更好引導工商資本投資農業,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2.促進龍頭企業提質升級。繼續推進《國務院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貫徹落實,加強政策創設,營造有利于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的政策環境。創新財政支農方式,設立擔?;?、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等,支持龍頭企業適應新常態,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創新生產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實現率先轉型升級,培育壯大行業領軍企業,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強化人才支撐,加大龍頭企業負責人培訓力度。加強形勢分析,開展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調查,及時研究解決龍頭企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
3.創建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組織創建第三批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繼續打造一批主導產業突出、規模效應明顯、組織化程度較高、帶農增收效果顯著的龍頭企業集群,構建完整產業鏈條和完備的物流配套服務體系,將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打造成為示范引領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對第一批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開展動態監測,做到優勝劣汰、有進有出??偨Y宣傳示范基地的發展成效和典型經驗,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4.深入推進一村一品強村富民工程。加快專業示范村鎮建設,創建第五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繼續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專業村鎮和特色知名品牌。開展一村一品發展情況統計調查,及時掌握一村一品發展新情況和新問題,為制定政策和指導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活動,強化專業示范村鎮與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的有效對接,提高一村一品名優產品知名度和商品化率。實施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品牌建設項目,支持專業示范村鎮開展品牌建設,推進一村一品品牌化發展。加強工作指導和服務,宣傳推介示范村鎮名優特色產品,宣傳推廣示范村鎮品牌創建的經驗做法,努力提高一村一品影響力。
5.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促進各主體聯合與合作的關鍵作用,把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發展理念和組織方式引入農業,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讓農民在產業鏈增值中獲得更多利益。完善示范和獎勵機制,支持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貸款擔保,緩解農戶生產資金短缺難題,組織編寫相關典型案例。支持龍頭企業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進行產銷對接,積極探索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緊密型利益聯結關系,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
(八)探索創新服務供給機制和實現形式,不斷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
1.組織開展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試點。按照縣域試點、省級統籌、行業指導、穩步推進的思路,組織開展政府向經營性服務組織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探索明確農業公益性服務內容、經營性服務組織的綜合評價標準、政府購買服務的規范流程等。今年在糧食、棉花、畜牧、水產等主產區以及改革基礎條件較好的部分省份,各選擇2-3個縣(市、區),圍繞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秸稈回收、糧食烘干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力量開展政府購買服務機制試點,探索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的內容、經營性服務組織的承擔資質、購買服務的規范流程、服務績效評價等,提高農業公益性服務供給效率。
2.創新多元社會化服務機制。鼓勵和引導各類服務組織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延長服務鏈條,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偨Y推廣各地廣泛興起的合作式、訂單式、承包式等新型服務方式,引導各類服務組織與生產經營主體形成穩定的利益關系。積極推廣既不改變農戶承包關系,又保證地有人種的托管服務模式,鼓勵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開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產環節托管,實現統一耕作,規?;a。鼓勵以縣為單位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活動,探索整合現有服務資源,搭建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平臺。
3.開展服務體系監測和分析研究。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指定專人負責,切實做好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情況監測工作。轉變監測思路,調整監測范圍,完善監測指標,提高數據采集、信息審核、整理填報等工作水平。加強匯總分析,做好成果轉化運用,增強監測的真實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三、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九)組織開展賦予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督促各地確定試點地區和試點內容,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批復各省上報的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方案,盡快啟動試點工作。編寫通俗易懂的政策宣傳材料,印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學習手冊及知識問答;組織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專題培訓。加強對試點工作的跟蹤指導與監督檢查,及時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確保試點工作順利實施。
(十)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出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文件,貫徹落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文件,部署改革相關工作。積極開展宣傳報道,營造改革良好氛圍。組織開展專題培訓,確保改革順利推進。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立法調研。
(十一)強化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組織開展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范縣檢查調研與宣傳報道,全面掌握各地制度執行和落實情況,推動示范縣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指導各地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監督和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登記備案和集體資產臺帳、評估及招投標制度。積極推進農村集體資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完善農村集體資產臺賬,加快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進程。
(十二)推動農村集體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引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完成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情況摸底調查,加強農村集體產權流轉交易監測統計。鼓勵各地依托現有的各類農村產權流轉服務平臺,開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
(十三)切實規范農村財務管理。貫徹落實農業部等四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意見》,針對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切實抓好村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委托代理,完善財務公開,落實民主理財,搞好民主評議,強化民主管理;加強農民合作社財務會計工作,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完善成員賬戶和檔案管理,規范盈余分配和社務公開,進一步提高合作社經營管理水平;強化農經審計監督,以抓好財務收支常規審計與干部經濟責任、農民負擔、土地補償費等專項審計為重點,助推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搞好農村財務會計和農經審計人員業務師資培訓。
四、依法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
(十四)切實加強村級組織負擔監管。組織開展加重村級組織負擔問題清理整頓活動,切實糾正將政府承擔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費用轉由村級組織承擔等行為,堅決取消要求村級組織出錢出工的達標升級活動。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求村級組織承擔工作任務必須安排相應的工作經費,堅持費隨事走。健全村干部報酬補貼、辦公會務、交通差旅、學習考察、招待費、捐助贊助等非生產性開支的管理制度,強化部門監督檢查。聯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村級組織公費訂閱報刊問題治理,堅決糾正以任務分解、代訂代繳等方式向村級組織攤派報刊等出版物行為。探索創新村級事務管理方式,嚴禁村級組織擅自設立收費、罰款項目,違規使用押金、違約金等方式管理村務。
(十五)深入開展農民負擔重點治理。繼續對農村義務教育、農民建房、計劃生育、農民用水用電等領域開展專項治理,落實部門監管責任,推動解決行業性農民負擔問題。繼續對農民負擔問題較多的地區開展綜合治理,采取部省聯合治理與省級自主治理相結合的方式,督促問題排查和整改落實,有效解決區域性農民負擔問題。加強向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亂收費亂罰款等行為的監管,推動各項優惠扶持政策落實。加強農民信訪督查督辦,深入解決農民反映的突出問題。
(十六)規范實施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合理界定籌資籌勞范圍,創新村民民主議事程序,逐步降低籌資籌勞限額標準。加強一事一議項目監管,嚴格籌資籌勞方案審核,加大專項檢查和專項審計力度,重點糾正強制以資代勞、虛假籌資籌勞、負債建設等問題。組織開展第二批全國一事一議規范管理縣創建活動,加強對規范管理縣的動態監測,建立健全有進有出的監管機制。推動完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機制,促進村級公益事業健康發展。
(十七)強化涉及農民負擔事項監督檢查。堅持農民負擔年度檢查制度,創新聯席會議聯合檢查方式,實行省級年度檢查、部省聯合檢查和聯席會議農民負擔重點抽查相結合、平時檢查與年度檢查相結合。建立和完善農民負擔檢查情況通報和公開制度,嚴肅查處加重農民負擔的違規違紀行為,提高檢查效果。健全和完善農民負擔監管“五項制度”,全面建立涉及農民負擔政策文件會簽、信息公開和備案制度,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核制度。強化農民負擔監測工作,建立和完善包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內的監測系統。建立健全減負工作逐級督導評價制度,推動履行監管職責。加大農民負擔與一事一議政策宣傳培訓力度,組織開展新時期農民負擔監管問題的調查研究。
五、扎實推進基層農經體系建設,做好農經統計等基礎工作
(十八)加強基層農經體系建設指導。落實中央要求,切實加強部門溝通,密切配合,力爭盡快出臺加強基層農經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建立基層農經體系建設動態省部溝通交流制度,及時掌握基層農經體系建設的動態,抓緊調查研究,找準基層體系建設的薄弱環節,明確加強建設的重點。
(十九)提升農經統計工作質量。積極做好農村經營管理統計工作,為分析形勢、指導工作提供及時可靠的數據參考。組織開展農經統計工作考核,農經統計業務骨干培訓重點向縣農經統計員傾斜,不斷提升農經統計人員履職能力。適應新形勢下農經工作要求,委托開展“農村經營管理情況統計報表制度研究”,對報表制度進行全面系統設計改進。
上一主題: 沒有了
下一主題: 國務院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
Powered By phpok.com Design by liu ? 2015 廣西農業龍頭企業行業協會 ,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備15005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