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進入了一個深層變革的時代。
一方面,糧食生產創造了史無前例了“十二連增”奇跡,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產品等重要農產品亦供應充足;農民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連續第六年高于GDP和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另一方面,矛盾問題也開始集中凸顯。諸如農業科技含量不高、競爭力不強等短板日益突出,支撐農業發展的資源環境已逼近極限,亟待“提質增效”。
在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高層再次強調,“十三五”時期,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發展優勢,讓農業農村成為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準農業改革的命脈,引領農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就此采訪了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農業“六期同至”
《瞭望》:這些年,農業發展的內外環境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您如何分析“十三五”中國農業面臨的宏觀形勢?
韓長賦:“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起點之高前所未有,挑戰之大前所未有,任務之重前所未有,可概括為“六期同至”。
第一,“十三五”是全面建成農村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大的短板在農村貧困人口。
第二,“十三五”是鞏固農業農村好形勢的關鍵期?!笆B增”“十二連快”的好形勢來之不易,實現高點強攻、高位護盤難度極大,更不容易,稍有松懈,高點就可能成為拐點。目前,農業基礎依然薄弱,經營規模小、科技支撐不足等問題突出,農業發展的各種支撐要素特別是資源環境要素已繃得很緊。2015年玉米臨儲價格下調引發市場連鎖反應,大宗農產品價格除生豬外普遍下滑,對農民增收和生產積極性產生不利影響。由于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庫存增加,主要農產品國內外價差拉大,加上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放松農業乃至忽視農業的聲音。
第三,“十三五”是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期。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代價,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地下水超采、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等問題凸顯,資源環境兩道“緊箍咒”越繃越緊,農業已經到了迫切需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新階段。
第四,“十三五”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爬坡期。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產量持續增長,糧棉油、果菜魚等大宗農產品總量均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但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加劇,我國農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競爭力弱的問題已經顯現。
第五,“十三五”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攻堅期。目前,農村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和農業支持保護體系任務艱巨,尤其是承包地、宅基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事項,涉及多方利益關系調整,容易引發農村社會矛盾和沖突。
第六,“十三五”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深化期。當前,城鄉不協調依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不協調,農村土地、資金、高素質勞動力等優質資源過多地流向城市,農村教育、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仍然明顯滯后,城鎮化和工業化對農業現代化反哺帶動不足。
六大主攻點
《瞭望》:那么,“十三五”農業發展的主線是什么?主攻方向在哪里?
韓長賦:主線就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這是“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中國應以新的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大力轉變農業經營方式、生產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由依靠拼資源拼消耗轉到可持續發展上來。
主線之外,還有“一個中心”,就是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這是“十三五”重點難點所在,關系農民能否同步進入全面小康。
“十三五”農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技術裝備先進、經營規模適度、一二三產業融合、數量質量效益并重、生態環境良好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大城市郊區、大型墾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瞭望》:針對你提到的“六期同至”的挑戰,我們有哪些具體的戰略部署?
韓長賦:從大的方面講,“十三五”期間,農業發展要做到“六個全面提升”。
一是全面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笆濉睍r期,我們不追求糧食連續增產,但必須鞏固和提升產能,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戰略上要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術上要重點加強糧食主產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全面提升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引領水平。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是優化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是把現代生產要素、經營模式、發展理念引入農業的重要載體,因而也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在完善“三權分置”辦法、引導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上多下功夫,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
三是全面提升農業技術裝備水平。強化現代種業、智慧農業、農機裝備等關鍵性技術研發攻關,重點突破一批世界領先、能夠支撐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對我國農業轉型升級產生革命性影響的重大品種、共性關鍵技術和現代裝備,力爭到2020年,完成主要農作物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8%以上。
四是全面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效益水平。這是調動農民積極性、增加務農種糧收入,從而穩定農業的重要保證,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要大力推進農業節本增效,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發展高效優質農產品,延長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發展農業分享經濟,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
五是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這是“十三五”農業發展的一場硬仗。要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一手抓標準化生產,一手抓執法監管,加快推進監管體系和追溯體系建設,加大抽檢覆蓋率,力爭到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質量安全水平穩定提升。
六是全面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抓住農業生產能力提高和農產品供給充足的歷史機遇,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和環境治理,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力爭到2020年,農業面源污染和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實現重點突破,初步形成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
農業如何提質增效
《瞭望》: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對于整個“十三五”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具有示范意義,前段時間,你也談到今年要以“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為工作主線,能否具體闡釋這一思路?
韓長賦:提質增效轉方式,就是要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加快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向現代化進軍,實現農業發展動力轉化、結構優化、方式變化,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既是路徑,也是抓手,是今后工作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
穩糧增收可持續,就是要努力實現糧食生產不滑坡,確??诩Z絕對安全,糧食總量基本穩定,市場和價格不發生大的波動;農民收入不徘徊,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的勢頭;資源環境有改善,把農業資源過高的利用強度緩下來、面源污染加重的趨勢降下來、質量安全風險較大的隱患控制下來,為農業長遠發展創造條件、留下空間。這既是目標,也是底線,是今后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瞭望》:你認為實現這一目標,難點在哪里?
韓長賦:難點在于兼顧好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三者的關系,所以,一定要辯證想問題、統籌顧兩頭。
在注重資源環境保護治理中,必須持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能力上去了,只要市場有需要,就可以產得出、供得上,主動權在自己手里;在注重保障總量、改善環境中,必須始終關注優化結構、提質增效,只有質量效益上去了,才能有效破解價格“天花板”、成本“地板”以及資源環境硬約束,形成競爭優勢,真正實現農業生產發展、農民生活改善、農村生態良好。
《瞭望》:那今年農業的主要著力點在哪些方面?
韓長賦:一要在調整優化結構上下功夫。當前,農業經濟運行中有總量平衡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更為突出,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結構調整放在重要位置,樹立“大糧食”理念,下力氣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調整,適應市場需求調優、調高、調精,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重點是調減玉米種植面積,調整生豬、牛羊、漁業生產布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推動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要在促進節本增效上下功夫。當前,農產品價格普遍下行,節本就是增效,就是增收。要從技術、裝備、設施、服務、加工和流通等多方面著手,從節水、節肥、節藥、節電、節油等多環節入手,降低生產成本,延伸價值鏈條,大力提高農業效益。
三要在推進改革創新上下功夫。農業要向改革要紅利,向創新要動力。要抓緊抓好農村各項重點改革任務落實,加快構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新體制新機制,發揮好農村改革試驗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先行先試作用,創建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
《瞭望》2016年第3期
上一主題: 三方面發力:加快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
下一主題: 土地“三權分置”是中國農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創新
Powered By phpok.com Design by liu ? 2015 廣西農業龍頭企業行業協會 ,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備15005103號